“低气价”时代下我国应提升天然气话语权地位

发布者:灵通集团 发布时间:2016-01-21  浏览次数:940

01/21
2016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目前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足6%,而全球平均水平是24%。专家认为,当前低气价时机的出现,为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和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借此时机我国应编制和发布一系列指数产品,努力使这些价格或指数成为今后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石油天然气贸易合同定价基准。
    由“紧”转“松”全球天然气市场“变脸”
    与前几年的紧俏行情不同,自去年以来,全球天然气市场发生转向,步入宽松状态,尤其是贸易流通灵活的LNG现货市场行情大幅下滑,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油价和供需形势的变化。
    通过对比分析气价和油价的关系,东亚地区LNG进口价格与布伦特油价的相关性高达0.975,在2014年上半年,布伦特油价维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最高达到每桶115.06美元,当时东亚地区LNG进口均价大约每百万英热值15-16美元。而去年下半年油价开始断崖式下跌,尤其是今年下半年几乎维持在每桶50美元下方,进口LNG价格也跌至每百万英热值七八美元。
    在供需方面,2011年日本大地震之后,核电发展受阻,全球LNG需求激增,东亚LNG进口价被大幅推高,近一两年来,LNG需求增速步入“换档期”,而全球新建、扩建LNG项目不断投产,市场供给充裕。
    英国石油公司(BP)报告显示,2000年以来,全球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长2.5%,亚太地区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长6.1%,但2014年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速仅0.4%,亚太地区天然气消费增速降至2%。
    中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孙贤胜分析称,亚太需求增速减缓是全球天然气需求疲软的最主要因素,日、韩及台湾地区天然气消费增速明显放缓,印度甚至出现4年连续下降。
我国天然气需求增速放缓的态势更加明显,2014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速为9.8%,降到近十年的最低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新披露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我国天然气消费量1465亿立方米,增长2.7%。
    “低气价”时代买家话语权地位提升
    根据项目规划,从2015年开始,全球LNG市场还将迎来一轮供应增长大潮,并持续到2020年左右,而从需求方面来看,需求未有明显改善的迹象,这意味着,低气价的状态仍将延续。
    孙贤胜介绍,截至2014年底,全球规划、设计、在建的总液化能力约为每年4.52亿吨,如全部投产,预计2020年全球LNG液化能力将接近每年8亿吨,但这个任务似乎难以实现,如果以三分之一项目按时按量投产,2020年全球LNG液化能力将达到每年4.4亿吨,比2014年增加约45%。
    “伴随着全球天然气市场供需格局的变化,低气价时代已经到来,”孙贤胜,预计“十三五”期间,亚太地区LNG长期合同价格平均在每百万英热值11美元;亚太地区LNG现货价格约每百万英热值8美元。
    随着全球LNG供需状态发生转向,卖家对消费市场的争夺趋向激烈,除了传统的中东、澳大利亚、东南亚等LNG供应地之外,受益于页岩气开发的美国正在积极推动LNG出口。而相比之下,买家的话语权地位明显提升。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能源所副所长白俊撰文指出,美国的页岩气革命极大提高了北美天然气市场供应,改变了大西洋两岸的天然气贸易格局,理论上讲,供应增加带来的价格下降会外溢到亚太区域。北美天然气资源在未来将更多地流入亚太国家,特别是日本、韩国和印度等。
    孙贤胜认为,亚太地区仍将是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长最旺盛的地区,年均增速约4.7%,到2035年亚太天然气需求在全球中的比重将从目前的17.4%上升到27.2%,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消费中心。
    阿格斯中东-亚太原油与液化石油气副总裁亚历杭德罗·巴巴荷萨亚历杭德罗说,现在从西非、拉美、北海和北美等地区的油气供应商都在向亚太市场聚焦。中东更不愿意放弃需求增长旺盛的亚洲市场。因此,中国及亚太地区在形成定价权方面越来越有优势。
    抓住低气价机遇我国提升天然气定价话语权
    天然气是我国实现能源供应优质化、清洁化、多样化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是个缺油少气的国家,近年来,天然气进口维持高速增长,截至2014年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30%。
    面对着“低气价”这一难得的契机,专家呼吁加快完善我国天然气多元化供应体系,保障能源安全,促进我国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
    孙贤胜认为,借助低气价的契机,应以重点资源国和周边国家为重点,继续完善现有进口通道,开辟新的进口通道,推动供给来源多元化,同时,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海外资源开发,建设中亚、俄罗斯、澳大利亚、卡塔尔、加拿大等稳定可靠天然气供应基地。
    在天然气国际贸易方面,广东省油气商会专家姚达明表示,应该运用长、短期天然气贸易相结合的灵活的贸易方式,既要以长期合同确保供应的稳定可靠,又要以短期合约和现货贸易为必要补充,平衡供应波动和价格风险。
    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专家认为,在持续优化天然气配送管网的同时,加快储气库设施的建设节奏和规模,提高应急储备调峰能力。
    在保障供应的同时,专家呼吁,借助当前契机,我国宜积极推动国内天然气交易平台资源建设,争取亚太地区天然气定价权,提升在国际能源市场的地位。
 
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灵通能源】
获取更多资讯

版权所有:安徽灵通集团 2021 皖ICP备16003699号 地 址:安徽省铜陵市北斗星城C2座19层 公司总机:0562-2608901 技术支持:徽洋软件